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并結合海陽實際,按照海陽市農業農村局、海陽市財政局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要求,就海陽市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相關事宜通告如下:
一、補貼對象
今年購機補貼對象為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其中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包括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業企業和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
二、補貼范圍
中央補貼資金補貼機具種類范圍為:耕整地機械、種植施肥機械、田間管理機械、收獲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農產品初加工機械、排灌機械、畜牧機械、水產機械、農業廢棄物利用處理設備、農田基本建設機械、設施農業設備、動力機械和其他機械等15大類35小類94個品目的機具。在我市辦理補貼申請的機具,必須是屬于我省補貼范圍內產品,同時還須具備以下資質之一:一是獲得農業機械鑒定證書(農業機械推廣鑒定證書);二是獲得農機強制性產品認證證書;三是列入農機自愿性認證采信試點范圍,獲得農機自愿性產品認證證書;四是必須經海陽市農業農村部門審核通過。
三、補貼標準
今年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繼續執行定額補貼,即同一種類、同一檔次農業機械在省域內實行統一的補貼標準。具體補貼標準按照省農業農村廳公布的《山東省2018-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機具補貼額一覽表(修訂稿)》執行。鑒于市場價格具有波動性,在政策實施過程中,具體產品或具體檔次的中央財政資金實際補貼比例在30%上下一定范圍內浮動符合政策規定。
四、補貼上限
今年我市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為300萬元。為了鼓勵現代新型農業機械的發展,優化我市整體農機裝備結構,結合2020年我市整體補貼資金大幅度減少的實際情況,年度內農業生產個人享受補貼機具臺數不能超過1臺或者享受補貼金額不能超過70000元(含70000元),補貼額3000元以下的(含3000元)小型機具不再進行補貼(農業生產急需機型除外),農業生產經營組織享受補貼資金最高上限為300000元。
五、工作程序
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實行自主購機、定額補貼、先購后補、縣級結算、直補到卡(戶)的方式。
1、自主選機購機。購機者自主選機購機,并對購機行為和購買機具的真實性負責,承擔相應責任義務。倡導購機者以非現金方式支付購機款,留存轉帳憑證,便于購置行為及資金往來全程留痕。購機發票一律全額開具,注明購機者姓名、所購機具生產廠家及型號、出廠編號(動力機械要注明發動機編號)、購機日期等。購機者對其購置的補貼機具擁有所有權,可自主使用、依法依規處置。
擬進行舊機具報廢的購機戶需按照報廢更新的有關規定,先期辦理舊機具報廢手續,而后攜帶《回收證明》和《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申請表》辦理更新購機。
2、補貼資金申請。推廣使用手機APP(含人臉識別)等信息化技術,開展非現場補貼申請、補貼機具核驗預約等服務,因地制宜開展補貼辦理“一站式”、進村入戶等服務,加快實現購機者申領補貼“最多跑一次”。
3、受理與資金兌付。機具核實時,根據報名申請的先后順序實行審核。農業農村局對購機者提交的補貼資金申請結算資料進行形式核查,組織核驗機具經公示無異議的,向財政部門匯總提交結算申請資金,由財政部門向符合要求的購機者發放補貼資金。財政部門通過購機者提供的惠農補貼一本通或銀行賬號將補貼資金發放給購機者,并注明“農機具購置補貼”字樣。對安裝類、設施類和安全風險較高類等補貼機具,必須在生產應用一段時間后兌付補貼資金。
六、咨詢與監督電話
海陽市農業農村局
咨詢監督電話:0535—3461371 3461372 3461378